今年73歲高齡的退休礦工金學義,原是桃園煤礦工人。1958年參加工作,當了一名掘進工。他吃苦耐勞,勤奮好學,鉆研技術,干一行愛一行。在井下,不論是打眼放炮,還是使用風鉆、電鉆、電開關、裝載機,他都得心應手,處理故障毫不含糊。領導讓他當了一名機電工人后,電器上出的大小問題,他都能處理,使生產正常進行,確保了安全生產無事故。
退休后,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。剛開始待在家里,心想著休息休息就好了,可是心里悶得慌,就出去走走轉轉,這樣他反而覺得舒服些。他看到有些人早晨鍛煉,他也堅持。天長日久,現(xiàn)在練就一個好身板。在單杠、雙杠上玩幾套動作,內行一看,就夸他功夫深、很專業(yè)。在秧歌隊里扭扭跳跳,不斷變換花樣,而且到位、新穎,搏得眾人喝彩。在舞蹈圈里,來幾個動作,也很吸引人的注目,在歌唱隊里唱幾首歌,他也十分在行。由于他堅持鍛煉,身體一天天好起來。他原來的肩周炎好了,頸錐病好了,關節(jié)炎好了,精神暢快了,笑語多了。他就象換了一個人,開朗、活潑、待人和善。不少人愿意向他請教,向他學習。
有個姓程的職工患有肩周炎,胳膊抬不起來,活動不方便,而且還陣陣發(fā)痛,投醫(yī)吃藥不見效,上不成班,家務干不好,思想壓力大。交談中,老金得知這些后,就開導,還即興唱了一首勸學自編歌,唱得程同志很感動。程同志按老金介紹的活動鍛煉的方法,一直堅持練習。兩個月后,兩人相見時,程同志說,謝謝你,我的肩周炎好了,也上班了。像程同志這樣跟老金學習鍛煉治好了肩周炎、頸椎病、關節(jié)炎的就有十幾個。
老金每天堅持六點半起床,早餐后就到公園跳舞、扭秧歌,在單杠、雙杠上練,放開嗓子唱,唱豫劇、唱秦腔、唱民族歌曲、流行歌曲、民歌、老歌、新歌,都很入時,合腔合韻合調。每到周五、周六、周日,老金在廣場參加黃土地秧歌隊活動。平時他堅持作自身保健操。多年來,在此基礎上,反復琢磨,自創(chuàng)了一套老年健美操,仍在不斷練習、不斷完善。
老金的家庭和諧幸福,兒子、女兒都是自謀職業(yè),各有所長,都很孝順。老兩口都有退休金,相處和睦,互相依靠,相互照顧,左鄰右舍都夸老兩口有福氣。
多好的煤礦工人??!多好的退休老礦工??!
老金的胸懷是那么開闊,對未來是那么向往,真是一個時尚快樂的老人!
編輯:郝 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