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一張企業(yè)報看似平常,卻伴隨我將近40年,助我學習,助我工作,助我成長;點燃的青春之火,成了我人生前進航線上的燈塔,指引我走上“從文”之路,給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,這就是銅川礦工報。
說起來和銅川礦工報的結緣,還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,那時的我?guī)е呖己蟆鞍袂皾撝茰I”“文戰(zhàn)垂翅歸”“舉頭空羨榜中名”的失意心情,從焦坪煤礦第一中學畢業(yè)后走向了社會,到礦勞動服務公司上臨時班?!扒к娙f馬擠獨木橋”的大學之路走不通了,參軍報效祖國的夢想破碎,使我陷入了人生的迷茫、彷徨之中,我萬念俱灰叩問蒼天,人生的路在哪里,希望在哪里?
“窮且益堅,不墜青云之志”,不甘沉淪的我,那時上臨時班,盡管收入很低,但我把省下的錢全部買成了書籍和雜志。工作之余看書學習成了我的生活的一部分,還偷偷寫日記、寫感悟,寫詩歌、寫小說,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里,我悄悄愛上“無病呻吟”的寫作,做起了的文學夢,成了那個年代所謂的追風“熱血文學青年”。為了充實提高自己,家境雖然困難,但我還是報名參加了《長城文藝》雜志社舉辦的文學函授班,被評為當年的優(yōu)秀學員。
記得1984年的一天,我到一位同學家玩,他哥哥在礦機關工作,家里有一張新出版的《銅川礦工報》,鉛印的墨香,身邊的新聞和故事,特別是四版的文藝園地,吸引我一口氣讀完,大有相見恨晚之感。臨走時,我如獲至寶將報紙帶回來。回家后我按照報紙上的地址,將我寫得一篇詩歌習作“我們是八十年代的青年”投向礦工報,作為一名文學青年,我多么希望自己辛苦熬夜寫成的稿件能得到編輯的認可,希望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見諸報端,但稿子投出后,石沉大海,杳無音信。
在期盼、煎熬的等待中,金色的秋天悄悄來臨,秋風、秋雨把山野染黃,層林盡染,到處是一片金黃。一場秋雨一場寒,我的心里也透出絲絲涼氣。一天,和我一塊上班的同事悄悄告訴我,“他無意間發(fā)現,他家的墻上貼了一張《銅川礦工報》,刊登了一首詩歌,標題已不記得,但作者的名字和我同名同姓,不知是否是我寫的”。下班后我顧不上換衣、洗臉,急急忙忙到他家去看那張報紙。報紙貼在他父母的床邊,已經發(fā)黃,確認署名我寫的那篇詩歌刊登在銅川礦工報四版頭條,驚喜欲狂,激動得說不出一句話來。文章變成了鉛字,內心的激動不言而喻。辛苦的付出,終于有了小小的回報,重要的是在生活低潮時,隱隱約約看到了希望的光,找到了人生奮斗的基點。當晚,不會喝酒的我,和一個摯友相約,分享喜悅,一盤花生米,一瓶白酒,喝的我酩酊大醉。
在艱難困苦的歲月里,在人生的低潮時,一首詩歌在《銅川礦工報》上的發(fā)表,點燃了我心中的希望之火,堅定了文學創(chuàng)作的夢想!從此,礦工報成了工作生活的良師益友,成了我人生航標的指路明燈,給迷茫、彷徨、不甘平庸的我,一份慰藉,一束陽光........
1985年7月,我沿著父輩的足跡穿上膠鞋、作衣,背上礦燈,走進了八百米大山深處,成了焦坪煤礦東北塔平峒采煤一區(qū)的采煤工。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月,我所在的區(qū)隊參加了全礦組織的采煤會戰(zhàn),當月生產原煤兩萬多噸,在當時機械化程度不高,靠打眼放炮、人工作業(yè)攉煤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。在礦黨委宣傳部同志的鼓勵下,我將我寫的這篇廣播稿件,投向《銅川礦工報》,不久就被礦工報二版刊登,雖然只有短短的87個字,也是我激動了好一陣子,堅定了我轉型寫新聞報道的決心和信心。從此,給礦工報投稿,成了我工作之余既辛苦又愉快的事情。為了能及時看到礦工報,1986年初,我和我們區(qū)隊5名文學愛好者自費訂閱了5份《銅川礦工報》,相約成立了礦工報學習小組,我們在一起“奇文共欣賞,疑義相與析”,共同學習,共同提高?!躲~川礦工報》架起了我們友誼的橋梁,在艱苦的歲月里,我們攜手渡過,沒有虛度青春年華!。
采煤工作是辛苦的,但沸騰的礦山、火熱的工作場景,礦工們“一不喊、二不叫、埋頭苦干往上搞”的無私奉獻精神和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,激勵著我,點燃我的寫作激情,我要謳歌礦山,要為礦工唱贊歌。煤塵可以染黑我的臉,但大山壓不跨我追求的信念,堅信,路是人走出來的。從此,井下掌子面留下我辛勤汗水,臺燈下留下我筆耕的身影。下班后別人休息我就忙于學習寫稿,把工作中的所見所聞,把采煤工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寫成稿件,投向《銅川礦工報》和其他新聞媒體。面對一些人“不務正業(yè)”的熱嘲冷諷,我沒有灰心,也沒有氣餒,像蘑菇一樣,在陰冷潮濕的礦井巷道里悄悄的生長。
苦心人天不負。在采煤一區(qū)工作的三年里,我不輟耕耘,采寫的一百多篇新聞稿件見諸報端,其中有5篇新聞稿件獲到優(yōu)秀新聞獎。特別是1987年我和礦黨委宣傳部李衛(wèi)國共同采寫的人物通訊《“傻”得勝偏當采煤郎》在4月1日礦工報頭版頭條刊登后,第二年獲得陜西省企業(yè)報協(xié)會好通訊一等獎。當年,我被評為《銅川礦工報》年度優(yōu)秀通訊員,在表彰上,時任礦務局局長握著我的手夸獎我說?!耙皇帜霉P,一首拿錘,會挖煤又會寫稿的好礦工”我激動得眼框濕潤了,喉嚨哽咽了。我暗下決心,一定當一名合格的基層通訊員。在經歷了諸多的磨難、坎坷,品嘗了無數的苦辣酸甜后,在眾多“園丁”(報社編輯老師)的澆水、施肥剪枝、打叉后,我一步步成長,也一步步成熟,同時也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關注和提攜?!扒啻河赡サZ而出彩,人生因奮斗而升華”,1988年11月,通過公開招聘考試,我脫穎而出,破格調到焦坪煤礦東北塔平峒井口黨總支辦公室工作,成了一名專職宣傳干事,迎來了人生的轉折。
《銅川礦工報》,是你點燃了我心中的理想之火,成就了我的人生的夢想,啟迪了我心靈的智慧,明白了燦爛如金的生活真諦,同時,也給了我搏擊海浪、翱翔藍天的膽識和勇氣。在新的工作平臺上,我將不負眾望,風雨兼程,乘風好去,萬里長空......
結一份報緣,續(xù)一世書香。從此我筆耕不輟,不管是調到礦黨委宣傳部長工作,還是擔任礦黨委宣傳部長,崗位變了,熱情不減,我把創(chuàng)作的觸角深入的的礦山、深入到家屬區(qū),以銅川礦工報為陣地,用飽蘸激情的筆墨,謳歌火熱的礦山,歌頌無私奉獻的礦工,先后有2000多篇稿件被省市新聞單位采用,其中有100多篇稿件,先后獲得中國煤炭報記協(xié),中國煤炭報、銅川日報、銅川礦工報優(yōu)秀新聞獎和征文獎,特別是1990年11月15日,我和黨江漁同志共同寫的微型調查報告《銅川礦區(qū)就業(yè)難,使青年輟學、犯罪人數激增》,在“中國煤炭報內參”刊登,此內參除報送能源部、全國煤炭地質工會等所送單位外,還增發(fā)了陜西省政府、鐵道部、勞動部引起了上級組織和領導的高度重視。
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。今年五月份我由辦公室工作變動回歸黨務工作,但對新聞宣傳事業(yè)的初心沒變,對礦工報的這份熱愛沒變,并將自己的熱愛和經驗向本單位通訊員傳遞,鼓勵他們加強學習,深入基層、深入生活積極采寫稿,向銅川礦工報投稿、向礦業(yè)公司網站投稿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