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是一條割不斷的長河,一個人輝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濤翻滾,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……路遙先生走的那年,我正在服兵役。作為一名軍人我以為自己是堅強的,但消息傳來,淚水卻止不住流過臉頰,悲從痛來,心中無數次默念:先生,您慢慢的走……鐘愛路遙,愛先生的文如其人、愛先生樸實的性格,愛他筆下《平凡的世界》,欣賞孫少平---一個礦山人的錚錚鐵骨,還有一點是因為先生與我們銅煤的淵源,先生和我一樣對銅城那特殊的情感。先生在陳家山礦職工醫(yī)院完成了他的力作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部,他以陳家山礦為背景,以銅煤人為寫實對象……而我在陳家山礦職工醫(yī)院出生,在這片土地上成長。跋涉了千山萬水,走過了祖國的大江南北,而我最終仍在這里駐足,那故鄉(xiāng)情牽引著我在這片土地上扎根、安家……一晃便是20年。還記得第一次下井時,那時的我風華正茂,和工友們一起,借著井口昏黃的燈光,坐上人車,哐當,哐當,隨著燈光越來越暗,直到伸手不見五指,心里的憧憬也在漸漸破滅,空氣中厚重的煤塵壓得人透不過氣來,我的思維完全被恐懼霸占。不知過了多久,師傅說:“下車,小心頭?!蔽移疵刈е鴰煾档囊路髿舛疾桓页?。我們要將工字鋼、管子等生產材料從不足一米高的“巷道”抬運到工作面,倆個人一組,師傅在前面幾乎是全身趴在地上用勁的拉著,我跪在地上使勁的推著,頂板上的水拍打濕我們的衣服,腳下噗嗤,噗嗤什么也看不到,汗水浸濕了內衣,身上冒著熱氣,渾身發(fā)冷。師傅讓我歇歇,自己仍不停的拉著,我勸師傅也歇歇吧,師傅說:孩子啊,多拉一根管子,我兒子這個月的奶粉就有著落了。
許多年來,類似的話被不同的人時常說起,許多年來,我和無數個黑色的臉孔,無數次在井下共同協作過。我們正如路遙筆下那些英雄一樣,在平凡的世界里,平凡的生活,享受著我們平凡的幸福。如今,我?guī)Я诵⊥降?,他們也時常會勸我少下一個井,歇上一個班,我嘴上不說,但我心里盤算,我想給孩子房里鋪上他喜歡的地毯,再放上一架像樣的電子琴,這是女兒的心愿。
現如今,我們井下的環(huán)境已經有了太多的改觀,進一步引進先進工藝,巷道的設計及支護由原來的工字鋼棚已改為現在的錨、網、索、噴強力綜合支護巷道,由先前的最大斷面8.5平方米已擴大到16.1平方米,便于了我們的綜采機械化大型設備的安裝投運;采煤工藝由以前的炮采、高檔普采已更新到目前的低位綜合機械化放頂煤;井下的每個系統,每條巷道都是寬敞明亮,機械化程度大大提高,減少了人拉肩抬,降低了礦工勞動強度,空氣中幾乎沒有了煤塵的味道。
且不說我們年產量會產出多少煤,單就是井下的一塊磚,一堵墻,一盞燈,甚至一個小小的標示牌,這里每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浸入了歷代礦山人無數滴汗水,我們每一個人,都是一個個真真實實的孫少平,平凡的我們構建了銅煤這個平凡的世界。多少年來,我們深深體味著酸澀的汗水落地時的深刻含義,我很想寫一首贊美詩,獻與在這里獻身及耕耘著的人們,但所有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,任何藝術手法都無法托起我們銅煤人的秀美與頑強。
誠如路遙先生所說: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默默無聞的人們,我們每一個礦山人在這里懷揣最簡單的夢想銳意進取,奮發(fā)圖強,不懈奮斗,在自己的崗位上不畏艱辛,辛勤勞作,在銅煤發(fā)展史上譜寫了一曲氣勢恢弘的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之歌,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拼搏奮進畫。我愛腳下這片黑色的土地,愛這里的每一座山、每一方土、每一抔水,更愛每一個人,默默勞動,默默耕耘,默默奉獻,銅煤夢日漸清晰,中國夢將被托起。
奉獻源于責任,使命成就未來。讓我們攜手并肩,再展絢麗畫卷;和舟共濟,同鑄輝煌明天。
(作者單位:陳家山礦)
編輯:郝 龍